行业资讯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

关注养老服务提升┃四川邛崃:绘制“幸福关爱地图” 精准对接老人服务需求

TIME:2018-07-20 浏览次数:2622次 [小] [中] [大] 关闭

养老是个大课题,尤其是农村养老存在诸多难题,譬如:养老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农村老人缺乏可靠的经济来源、生活得不到悉心照料,等等。如何打破农村养老桎梏?记者不久前在四川省邛崃市的大石镇敬老院看到了喜人的一幕:当时恰逢上午老人活动时间,40多位老人欢聚一堂,表演开始,既有经社工平时精心排练好的集体合唱和表演,又有现场老人自告奋勇的民间小调。表演到高潮时,老人和社工还有敬老院的管理人员一起拍手笑呵呵地嬉闹在一起。陈子辉(音)老人更是蹦蹦跳跳地拉着记者的手一起唱歌。老人们一个个精神矍铄,透着发自内心的幸福劲儿。大石镇敬老院虽然是当地乡镇级的养老机构,但在院老人安康快乐甚至充满朝气的精神状态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其背后反映出当地养老工作真抓实干、准确务实的日常积累。

近年来,邛崃市充分利用互联网绘制“幸福养老关爱地图”,全面掌握全市养老服务业情况,建立市、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关爱平台,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依托现有资源、人才建立服务队伍,确保工作推进和服务落实,初步摸索出具有邛崃特色的“1+3+N”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准确把握养老服务供求情况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农村的养老工作量庞大,相关工作人员又少,即便长期费劲采集来的养老数据又因为信息更新慢而失去现实意义。为此,邛崃市经过调研,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绘制“邛崃市幸福养老关爱地图”,将辖区内老年人基本信息、服务需求等全部录入,将全市居家、社区、机构和医养融合机构的布局、基本情况、服务特色和满意度调查情况全部录入,并做到市、镇(乡、街道)和村(社区)分别掌握本辖区内养老服务情况,真正实现“一图在手,养老全有”。

除了“幸福养老关爱地图”提供的“千里眼”,邛崃市还安装了养老“摄像头”。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平台,该平台可以督促服务人员将为老服务开展和助老探访情况实时上传,使为老服务得到了及时有效监管。“千里眼”和“摄像头”,使邛崃市的养老服务工作达到信息网、服务网、工作网三网融合,形成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养老体系。邛崃市委组织部部长雷鸣告诉记者:“我们做的这些智慧养老,要保证下一步5G技术推广运用后能有布局、能顺利接入,使邛崃农村养老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至少保证在5年-10年内不落伍,同时,基层基础养老工作丝毫不能松懈,更要进一步做实。”

为保证从市到村养老工作能层层落实到位,实时开展上下联动养老服务,邛崃市建立市、镇(乡、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关爱平台,并分别按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以“幸福养老关爱地图”为大数据库,第一级是建立邛崃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协助规划、统筹、指导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暨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在邛崃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记者还看到了邛崃民政“智慧云”以及一些时下流行的老人防摔预警器、防走失预警器等老年用品。第二级是在9个敬老院分别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安排部署区域内农村养老服务的落地落实,督促指导村(社区)开展养老服务工作,大石镇敬老院就是其中之一。第三级是在全市271个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站,组织实施本村(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分级将老人数据和服务需求进行录入、审核、监管。以社区为依托、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终端和热线为纽带,建立完善的三级关爱平台,全面统筹整合市、镇(乡、街道)和村(社区)各级养老服务资源,形成“市级平台”决策部署、“区域平台”协调各方、“村(社区)平台”执行推动的养老服务推进工作机制。

做好农村养老服务工作,需要社会的参与,需要各界积极介入。邛崃市依托现有资源,积极建立为老服务队伍,组织开展为老服务。

邛崃市建立了医生巡诊服务志愿队,定期组织开展上门巡诊服务。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机关、镇(乡、街道)党员志愿者定期、定点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镇(乡、街道)司法所及律师建立维权服务队,开展法律讲座和法律援助上门服务等活动。建立由村(社区)干部、民政助理员、网格管理员等组成的工作队,及时为老人排忧解难。依托老协建立老年人志愿服务队,开展低龄助高龄、健康助失能的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政府资源,培育和引进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为低保、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邛崃市充分利用“幸福养老关爱地图”和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平台,构建起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服务需求、服务供给、服务监督有效链接,推动场地联动、资源联动、医养联动,实现服务流程、服务进展、服务时效的实时监控。

同时,邛崃市还积极探索多种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慈善资金导入,以养老需求为导向,探索公益创投、社区基金等慈善公益方式创新,汇聚民间资本、公益慈善资金等多方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通过整合各级资金,助推养老工作,综合利用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社区营造资金、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专项保障资金等开展养老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在文君街道观音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试点,老人直接通过手机APP进行养老服务需求下单,云平台及时联系就近的服务资源开展为老服务,待服务完成后,老人通过手机APP进行满意度评价,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服务更加精准、出行更加安全。

来源:中国社会报

记者:王 尧


编辑:吴 双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国讯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蒙ICP1500286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89号

电话:0471-5712349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城北街62号华闻大厦九层 网址:www.nmg12349.com www.nm12349.cn

呼和浩特老年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老年社区 呼和浩特养老服务 呼和浩特养老机构 呼和浩特老年活动中心 呼和浩特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居家养老 内蒙古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用心服务  用爱经营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关注养老服务提升┃四川邛崃:绘制“幸福关爱地图” 精准对接老人服务需求

TIME:2018-07-20 浏览次数:2622次 [小] [中] [大] 关闭

养老是个大课题,尤其是农村养老存在诸多难题,譬如:养老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农村老人缺乏可靠的经济来源、生活得不到悉心照料,等等。如何打破农村养老桎梏?记者不久前在四川省邛崃市的大石镇敬老院看到了喜人的一幕:当时恰逢上午老人活动时间,40多位老人欢聚一堂,表演开始,既有经社工平时精心排练好的集体合唱和表演,又有现场老人自告奋勇的民间小调。表演到高潮时,老人和社工还有敬老院的管理人员一起拍手笑呵呵地嬉闹在一起。陈子辉(音)老人更是蹦蹦跳跳地拉着记者的手一起唱歌。老人们一个个精神矍铄,透着发自内心的幸福劲儿。大石镇敬老院虽然是当地乡镇级的养老机构,但在院老人安康快乐甚至充满朝气的精神状态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其背后反映出当地养老工作真抓实干、准确务实的日常积累。

近年来,邛崃市充分利用互联网绘制“幸福养老关爱地图”,全面掌握全市养老服务业情况,建立市、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关爱平台,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依托现有资源、人才建立服务队伍,确保工作推进和服务落实,初步摸索出具有邛崃特色的“1+3+N”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准确把握养老服务供求情况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农村的养老工作量庞大,相关工作人员又少,即便长期费劲采集来的养老数据又因为信息更新慢而失去现实意义。为此,邛崃市经过调研,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绘制“邛崃市幸福养老关爱地图”,将辖区内老年人基本信息、服务需求等全部录入,将全市居家、社区、机构和医养融合机构的布局、基本情况、服务特色和满意度调查情况全部录入,并做到市、镇(乡、街道)和村(社区)分别掌握本辖区内养老服务情况,真正实现“一图在手,养老全有”。

除了“幸福养老关爱地图”提供的“千里眼”,邛崃市还安装了养老“摄像头”。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平台,该平台可以督促服务人员将为老服务开展和助老探访情况实时上传,使为老服务得到了及时有效监管。“千里眼”和“摄像头”,使邛崃市的养老服务工作达到信息网、服务网、工作网三网融合,形成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养老体系。邛崃市委组织部部长雷鸣告诉记者:“我们做的这些智慧养老,要保证下一步5G技术推广运用后能有布局、能顺利接入,使邛崃农村养老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至少保证在5年-10年内不落伍,同时,基层基础养老工作丝毫不能松懈,更要进一步做实。”

为保证从市到村养老工作能层层落实到位,实时开展上下联动养老服务,邛崃市建立市、镇(乡、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关爱平台,并分别按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以“幸福养老关爱地图”为大数据库,第一级是建立邛崃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协助规划、统筹、指导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暨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在邛崃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记者还看到了邛崃民政“智慧云”以及一些时下流行的老人防摔预警器、防走失预警器等老年用品。第二级是在9个敬老院分别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安排部署区域内农村养老服务的落地落实,督促指导村(社区)开展养老服务工作,大石镇敬老院就是其中之一。第三级是在全市271个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站,组织实施本村(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分级将老人数据和服务需求进行录入、审核、监管。以社区为依托、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终端和热线为纽带,建立完善的三级关爱平台,全面统筹整合市、镇(乡、街道)和村(社区)各级养老服务资源,形成“市级平台”决策部署、“区域平台”协调各方、“村(社区)平台”执行推动的养老服务推进工作机制。

做好农村养老服务工作,需要社会的参与,需要各界积极介入。邛崃市依托现有资源,积极建立为老服务队伍,组织开展为老服务。

邛崃市建立了医生巡诊服务志愿队,定期组织开展上门巡诊服务。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机关、镇(乡、街道)党员志愿者定期、定点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镇(乡、街道)司法所及律师建立维权服务队,开展法律讲座和法律援助上门服务等活动。建立由村(社区)干部、民政助理员、网格管理员等组成的工作队,及时为老人排忧解难。依托老协建立老年人志愿服务队,开展低龄助高龄、健康助失能的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政府资源,培育和引进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为低保、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邛崃市充分利用“幸福养老关爱地图”和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平台,构建起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服务需求、服务供给、服务监督有效链接,推动场地联动、资源联动、医养联动,实现服务流程、服务进展、服务时效的实时监控。

同时,邛崃市还积极探索多种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慈善资金导入,以养老需求为导向,探索公益创投、社区基金等慈善公益方式创新,汇聚民间资本、公益慈善资金等多方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通过整合各级资金,助推养老工作,综合利用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社区营造资金、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专项保障资金等开展养老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在文君街道观音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试点,老人直接通过手机APP进行养老服务需求下单,云平台及时联系就近的服务资源开展为老服务,待服务完成后,老人通过手机APP进行满意度评价,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服务更加精准、出行更加安全。

来源:中国社会报

记者:王 尧


编辑:吴 双